台灣軟體工程師職缺市場的真相:為什麼不同資料來源會有截然不同的結論?


本篇深入剖析台灣軟體工程師職缺市場現況,揭示不同資料來源的差異,並提供轉職與職涯規劃建議。
在探索台灣軟體工程師就業市場時,你可能會發現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:不同的資料來源對於「前端 vs 後端工程師誰的職缺更多」這個問題,竟然給出了完全相反的答案。這不僅讓求職者感到迷惘,也讓想要轉職的人難以做出正確的選擇。今天,讓我們深入剖析這個議題,揭開數據背後的真相。
數據的兩極化:誰說了真話?
陣營一:前端職缺最多
根據 CakeResume 的統計明確指出「前端職缺的數量也較其他軟體工程職缺多」,而 ALPHA Camp 也提到「前端工程師職缺數量比後端、全端工程師多」。這些數據顯示:
- 前端工程師平均月薪約 76.4K(104薪資中位數)
- 前端職缺供給充足,相對容易入門
- React 是企業端需求最高的 JavaScript 框架,約 40% 的職缺要求熟悉 React
陣營二:後端需求最大
另一方面,有分析指出後端工程師的需求量通常最大,因為:
- 後端涉及系統架構、資料庫管理、API開發等企業核心需求
- 後端工程師平均月薪約 80.5K,略高於前端
- 企業數位轉型的核心依賴後端系統
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異?五大關鍵因素解析
1. 資料來源的偏向性(Source Bias)
培訓機構 vs 企業實際需求
- 培訓機構觀點:六角學院、ALPHA Camp 等線上課程平台的數據,自然會偏向其主要客群—想轉職的初學者。JECHO 指出「相較於其他網路開發相關的工程師,前端是一個相對好入門的職位」,這解釋了為什麼培訓機構會看到更多前端需求。
- 企業實際需求:大型企業和傳統產業的後端系統需求穩定且龐大,但這些職缺可能不會大量出現在公開平台上。
2. 職缺分類標準的混亂
這是造成統計差異的最關鍵因素之一:
- 前端職缺:通常明確標示為「前端工程師」或「Front-end Developer」
- 後端職缺:可能以多種名稱出現:
- 軟體工程師(Software Engineer)
- Java/Python/.NET 工程師
- 系統分析師
- API 工程師
- 後端開發工程師
根據 Cake 的統計,前端與後端工程師數量各約 650 筆的職缺,但這可能低估了實際的後端需求,因為許多後端職缺並未明確標示為「後端工程師」。
3. 市場動態的時間性差異
軟體工程師市場是高度動態的:
- 2020-2023年:前端需求因電商、新創爆發而快速增長
- 2024-2025年:《2025科技業人才報告》顯示科技業中「軟體/工程類」平均每個工作機會僅 0.36 名求職者應徵,顯示整體人才供需嚴重失衡
4. 統計範圍與樣本差異
不同的統計範圍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結論:
- 地理分布:台北 vs 全台灣
- 公司規模:新創公司偏好全端,大企業前後端分工明確
- 產業別:金融科技偏重後端,電商則前端需求較高
5. AI 時代的新變數
ALPHA Camp 指出「AI的進步不僅需求更多的創新思維和專業技能來設計、開發和維護先進系統」,這為市場帶來新的變化:
- 前端需要整合 AI 互動介面
- 後端需要處理更複雜的資料流與模型部署
深入數據:2025年台灣軟體工程師市場實況
薪資比較(基於多方資料整理)
職位類型 | 初階月薪 | 中高階月薪 | 年薪中位數 | 市場特點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前端工程師 | 40K | 70K | 91萬 | 職缺顯性高,競爭激烈 |
後端工程師 | 50K | 68K-80K | 96萬 | 進入門檻高,薪資成長空間大 |
全端工程師 | 60K | 76K | 120萬+ | 中小企業搶手,職缺總量較少 |
技術需求趨勢
前端熱門技術:
- React(40% 職缺要求)
- Vue.js
- TypeScript
- Next.js
後端熱門技術:
- Python(AI/資料處理)
- Java(企業級應用)
- Node.js(JavaScript全端)
- Go(微服務架構)
超越統計數字:給求職者的實用建議
1. 不要被數字綁架
與其糾結於哪個領域職缺更多,不如思考:
- 你的興趣在哪裡? 視覺化呈現 vs 系統架構設計
- 你的優勢是什麼? 美感直覺 vs 邏輯思維
- 長期職涯規劃? 技術專精 vs 管理職涯
2. 市場需求的真相
根據我的分析,台灣軟體工程師市場的真實情況是:
- 前端職缺:數量多但初階競爭激烈,中高階仍有很大缺口
- 後端職缺:總需求量大但分散在不同職稱下,薪資天花板較高
- 全端需求:持續成長,特別受中小企業青睞
3. 技能組合策略
初學者建議路徑:
- 前端入門:HTML/CSS/JavaScript → React/Vue → TypeScript
- 後端入門:Python/Node.js → 資料庫 → API設計 → 雲端服務
進階發展方向:
- 前端 → 全端:學習 Node.js、資料庫基礎
- 後端 → DevOps:掌握 Docker、Kubernetes、CI/CD
- 跨領域整合:AI/ML、區塊鏈、IoT
4. 破解職缺迷思的實用技巧
搜尋職缺時:
- 不要只搜尋「前端」或「後端」
- 使用技術關鍵字:React、Node.js、Python
- 關注職缺描述而非職稱
準備履歷時:
- 強調實際專案經驗
- 展示解決問題的能力
- 證明持續學習的態度
2025年及未來展望
新興趨勢
- AI 整合開發:前後端都需要理解 AI 應用
- 低代碼/無代碼:改變初階工程師的定位
- 遠端工作常態化:地理限制降低,競爭全球化
- 專業深化需求:通才轉向專才的趨勢
產業觀察
根據商周的分析,台灣軟體產業面臨的挑戰包括市場破碎化、創業斷層等問題,但同時也蘊含機會:
- 國際大廠持續在台設立研發中心
- 本土企業數位轉型需求激增
- 新創生態系逐漸成熟
結論:理性看待數據,聰明規劃職涯
回到最初的問題:前端還是後端職缺更多?答案是—這取決於你如何定義和計算。
更重要的是認識到:
- 兩者都是高需求職位,選擇應基於個人興趣和長期規劃
- 市場是動態的,今天的熱門可能明天就飽和
- 技能的深度比廣度更重要,專精某一領域後再擴展
- 持續學習是王道,技術更新速度只會越來越快
無論選擇前端還是後端,台灣軟體工程師的前景依然光明。關鍵在於保持學習熱情、累積實戰經驗,並且隨時關注市場脈動。記住,最好的職涯選擇,是符合你個人特質和目標的選擇。
本文綜合分析了多方資料來源,包括 104人力銀行、CakeResume、ALPHA Camp、六角學院、JECHO 等平台的統計數據,以及最新的產業報告。數據會隨時間變化,建議讀者持續關注最新市場動態。
Interactive Components
This post includes custom interactive components for enhanced experience
Thanks for reading!
Found this article helpful? Share it with others or explore more content.